油气回收|论坛 - 油气回收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97|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川通大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的技术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逍遥老人石 发表于 2009-2-22 14:4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概述
汽油、矿物油类的轻质油和溶剂油都具有容易蒸发的特性。油气回收是指对石油成品油储、运、销环节装卸汽油等轻质油品的过程蒸发的油气,采取的治理污染和回收利用措施。
2008年全国石油消耗量超过3亿吨,按照原油的汽油产出率30%计算,汽油产量约9000万吨。汽油从炼油厂到用户的储、运、销中转过程至少装卸5次,每次装卸都有饱和油气排放,累计排放油气5亿立方,因此造成的汽油损失数量高达60万吨。更为严重的是,1立方浓度10~40vol.%的油气混入空气中会形成20立方爆炸性气体、会污染6700立方大气环境。5亿立方油气会产生100亿立方爆炸性气体、污染33500亿立方大气环境。对人类生态环境、安全环境、健康环境隐患无穷。油气回收装置可将油气气体转变汽油液体,实现重新利用。每立方油气最低可收回1升汽油(回收率1‰),5亿立方油气可回收汽油50万吨,价值人民币30亿元。因此,油气回收是有经济效益的环保项目。
我国炼油厂及储油库有3000多个、加油站约10万座,储、运、销作业环境需要大量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部分炼油厂、油库正在进行提升规模的技术改造,一批新建大炼油项目也在加紧建设,也需要油气回收处理装置。
【以下请下载】
2#
vruss.cn 发表于 2009-2-22 20:53:57 | 只看该作者
老兄,附件没看到啊!
3#
 楼主| 逍遥老人石 发表于 2009-2-22 22:18:26 | 只看该作者
2# vruss.cn
二、        国家越来越重视油气回收的实施
国家越来越重视油气回收的实施,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行动、循环经济的重要工作、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来落实,同节能减排结合起来抓,通过立法加强实施油气回收措施的推动力度。2007年6月以来连续颁布了若干个强制执行的标准和规范。如:
《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07)
《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1—2007)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
《成品油批发企业管理技术规范》(SB/T10446—2007)
《成品油仓储企业管理技术规范》(SB/T10445—2007)
《成品油零售企业管理技术规范》(SB/T10390—2007)
《油气回收系统工程技术导则》(Q/SH0117—200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2—2007)
《油库、加油站大气污染治理项目验收检测技术规范》(HJ/T431—2008)

三、        中川通大公司简介
我公司于2008年8月成立,注册资金1658万元。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公司技术部门集合了国内较早从事油气回收技术开发的人员,有石油部首批评定的老专家(原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教授级高工)坐阵顾问,有中石化抚顺石油研究院、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江苏工学院储运系的技术支持。在上述科研、设计、教学的理论研究和专家经验的基础上,公司技术人员积累了2002年以来在西北陕西宁夏、东北哈尔滨、华北北京秦皇岛、华中青岛、华南广州、华东苏州等地区油库、加油站二十多台冷凝装置现场安装运行发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掌握了油气性质及油气回收处理的特点,将制冷产业成熟技术运用到油气回收处理设备,设备结构先后经过七次“试制—到现场运行—发现问题改进”的历程,开发出具有知识产权的冷凝结构,设计和制造了工艺流程简明、造价相对低、能耗相对小、占地面积小、维护容易、运行费用小、安全性能好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制冷技术的优势也得到很好的体现。
在大学院校、设计院、石油研究院的技术支持下,应用国际流行的软件,如石化生产装置设计模拟和优化的大型通用流程模拟系统(Aspen Plus )、化工流程模拟系统(Chemcad)进行产品工艺流程模拟计算,针对用户现场工况数据设计、结合现场经验进行论修正,有力地提升了我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
公司重视加强基础工作和管理,已经完成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认证、产品防爆认证。并在很短时间里,为外资石化公司油库、延长炼化公司油库、壳牌公司加油站等用户生产了油气回收处理装置7台(规格分别为360、200、100、30、20m³/h)。并于近期接待了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相关企业或部门对工厂生产环境、技术实力、产品水平的考察,洽谈订货意向。
4#
 楼主| 逍遥老人石 发表于 2009-2-22 22:19:16 | 只看该作者
四、        设计油气回收装置主要依据的标准和规范
1)首先根据用户(炼油厂及成品油经营企业)油库数据和要求
2)《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07
3)《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
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3836-2000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116-98
6)《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GB9237—2001
7)《成品油批发企业管理技术规范》(SB/T10446—2007)
8)《成品油仓储企业管理技术规范》(SB/T10445—2007)
9)《油库、加油站大气污染治理项目验收检测技术规范》(HJ/T431—2008)
10)《油气回收系统工程技术导则》(Q/SH0117—20070
11)《化工装置自控工程设计规定》HG/T20636-1998
12)《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
1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五、        四种方法的比较及我公司产品的工艺技术路线
《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07) 对“油气回收处理装置” 定义为“通过用冷凝、吸附、吸收、膜分离等方法将发油、卸油过程产生的油气进行回收处理的油气治理系统”。
关键词:油气回收,如果不能使油气从气态相变到液态,就根本不能实现油气回收的目的。作为用户,投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不但要有环保效益,而且要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四种方法各有特点,其中只有冷凝法工艺能够一次性完成使油气从气相到液相的转变,得到回收汽油。其他方法都要经过二次工艺才能完成对油气的处理,且不一定见到回收汽油。
对四种方法的工艺差别简要介绍如下:
        吸收法— —或称洗涤法,将收集的汽油油气送进吸收塔内,
利用吸收剂(柴油、贫汽油、其他吸收剂)对油气进行喷淋(洗涤),使油气与雨点或雾滴状态的吸收剂接触,油气被液态吸收。而后,再采取减压或加热蒸馏方法,分离吸收剂中的汽油成分。吸收法需要二次工艺处理,才能将回收物与吸收剂分离。在炼油厂可以返回生产装置进行二次处理。但是油库都不具备二次工艺处理的条件。同时,吸收法装置的吸收效率和尾气排放浓度很难达不到国家标准的指标。吸收剂使用到一定程度就必须更换,因此有后期不断投资的负担。
        吸附法— —将收集的汽油油气送进吸附罐内,以活性炭或分
子筛沸石或硅胶等有丰富孔容的吸附剂先储存起来,让空气排放。油气储存量到一定程度再脱附取出。吸附法控制尾气排放达标有一定优势,但对吸附材料的脱附性能和脱附泵的真空性能要求较高。(08年国内一批加油站安装的吸附设备,均因为活性炭脱附性能和脱附泵真空性能不良影响到投资效果。)脱附取出油气的方法是用水蒸汽冲刷或抽真空的方式。如果以水蒸汽脱附,脱附的油气混入凝结水中,需要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如果抽真空脱附,脱附出来的只是气态富集油气,要转变为液态还需要冷凝或其他方法作二次处理。活性炭直接吸附高浓度油气,工况恶劣,容易产生吸附热而增加不安全感。
        膜分离法— —厂家对该技术的描述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
了油气和空气分子透过高分子膜片时的传递速率的差异(油气比空气优先透过)而实现两者的分离。”即,油气经加压后送至膜分离器,在对油气有选择性的薄膜上,油气比空气具有更高的穿透性,于是油气被分离成两股物流,一股富油气的穿透物流和一股贫油气的滞留物流。贫油气的滞留物流作为净化气体排放。富油气物流中的油气仍然是浓度比较高的气态,要使其转变为液态汽油,需要采取冷凝或其他方法作二次处理。膜元件要不断更换,国内缺乏适合油气回收的膜元件,更换膜元件要花昂贵代价从国外进口。
        冷凝法-- —冷凝法油气回收工艺是依据汽油油气组分基本
热力性质参数,利用制冷技术将油气温度降到凝点,使油气组分从气态变为液态,得到液态汽油。
在油气排放规模较大或用户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可以将冷凝与吸附方法组合运用,在相对减低整机能耗的前提下,既确保冷凝回收直接得到汽油,又保证尾气达标排放。

我公司生产油气回收和废气处理的两类产品,主要工艺为冷凝法和吸收法:
        针对炼油厂和油库油罐车发油挥发的油气,采用“冷凝法”
或“冷凝加吸附组合方法” 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
        针对甲醇蒸气和化工产品储存库的化学品废气,采用喷淋洗
涤 “吸收方法”或“吸收加吸附组合方法”的甲醇蒸汽回收和化工废气排放处理装置。
5#
 楼主| 逍遥老人石 发表于 2009-2-22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冷凝法油气回收处理装置
炼油厂、中转油库汽油挥发油气的基本组分见下表:
xx炼化组分        分子量        Mole %        沸点℃(常压)        对应处理温度段分级
甲烷   CH4        16        0.03        -161.5       
乙烷   C2H6        30        0.15        -88.6        第3级,—110℃
(直接冷凝,或先富集再冷凝)
乙烯   C2H4        28        0.08        -103.7       
丙稀   C3H6        42        0.90        -47.7       
丙烷   C3H8        44        0.51        -42.1        第2级,—45℃
异丁烷 C4H10        58        6.96        -11.72       
正丁烷 C4H8        58        8.57        -0.5       
1-丁烯C5H10        56        3.96        -6.3       
环戊烷 C7H14        70        0.60        71.8        第1级,3℃
异戊烷 C7H16        72        32.60         80.7       
正戊烷 C8H16        72        9.43          36.04       
1-戊烯C8H18        70        19.70         94.0       
己烷   C9H19        86        16.51          136.6       
冷凝法根据汽油油气组分的数据,设置三级冷凝温度。各级温度点对应处理的组分如下:
第1级:将油气温度从环境温度降到3℃左右,使油气中含C6及以下的烃类组分和绝大部分水蒸汽冷凝液化;
第2级:从3℃左右降到-45~-50℃,使油气中含C3到C5的烃类组分冷凝液化;
第3级:降温到-110℃左右,使油气中含C2到C3的烃类组分冷凝液化。未液化的C1及空气从装置排气管排放。
工艺流程见下图示意:

5.2、冷凝加吸附组合工艺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
冷凝法第三级深低温配置是针对C3以上组分设计的。深低温配置需要较大投入和较多能耗,但处理的只是组分中占比例很少的C3以上组分。对于油气排放规模大的油库,将第三级配置设计为“先富集再冷凝”,即先用活性炭将C3以上组分吸附富集到一定程度,而后将富集油气脱附到小型深低温凝结器冷凝液化。这样做的优点:降低第三级电功率配置,从而降低了整机能耗(见附件2);油气经过二级冷凝之后大大降低了浓度,活性炭吸附低温低浓度油气,有利于减轻吸附热的程度,也有利于改善吸附工况,延长活性炭寿命。
冷凝加吸附组合工艺流程:

5.2.1,二级冷凝和第三级工况的描述
装置经过逐级启动之后,在20分钟之内,使各级温度达到设定温度:
一级:初冷凝结器温度        3±2℃
二级:浅冷凝结器温度        -45±5℃
三级:小型深冷凝结器温度        -110±5℃
5.2.2,第一级降温--初冷凝结器
“初冷凝结器” 设置温度为3±2℃。油气进入“初冷凝结器”,经过一级降温,油气从常温状态被冷却至3℃左右,油气中的大部分水分和C6以下重组分碳氢化合物液化,其余油气继续进入下一级。
5.2.3,第二级降温--浅冷凝结器
“浅冷凝结器”设置温度为-45±5℃。从一级过来温度为3℃左右油气进入“浅冷凝结器”,经过二级降温,油气降温至-45℃左右,油气中少量水气和C4以下重组分碳氢化合物液化,其余油气继续进入尾气富集器。
5.2.4,第三级--尾气富集器和深低温凝结器
油气经过第1、2级冷凝,85%左右的油气得到液化;剩余15%左右低浓度油气为C3以上组分,进入“尾气富集器”之后,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被截留,空气排放。在尾气富集器中的碳氢化合物富集达到一定数量时,通过负压方式取出,送入深冷凝结器。
尾气富集器设置了A、B两个富集罐体,当A罐富集油气时,对B罐进行负压脱取富集的油气,反之,当B罐富集油气时,对A罐进行负压脱取富集的油气。
深低温凝结器即小型化的第三级冷凝配置,工作温度为-110±5℃。冷凝尾气富集器脱取的油气,完成对C2—C3等混合气体的变相液化,实现对油气的彻底回收。
【必须指出:如果只设置两级冷凝,后端设置吸附罐吸附两级冷凝之后的油气,将脱附的油气返回两级冷凝再次处理的工艺,说是为了排放达标。但是,这种方法是毫无效果的。本来经过两级冷凝没有液化的组分,仍然返回不能液化的温度点,是永远不可能液化的。而始终不能液化的组分留在装置内循环,周而复始、不断积累、恶性膨胀,活性炭很快会失效,整个系统的处理效率、尾气浓度也很快会超标】

5.3、多级洗涤吸收工艺的处理装置
我公司针对甲醇蒸气回收和化工废气处理设计了多级吸收工艺的处理装置。其工艺为:吸收池穿越吸收→喷淋洗涤吸收→雾状捕集分离→吸附辅助净化。
装置由洗涤吸收单元和辅助吸附单元两部分组成。主体为洗涤吸收单元。洗涤吸收单元主体设备是吸收池、洗涤塔,塔内吸收区设置多级塔板,各有喷淋头和填料组成,吸收区之下为吸收池、吸收区之上设置雾状捕捉器。辅助吸附单元为活性炭床。
吸收剂,针对甲醇蒸气或化工废气不同成分的物性特点,选择水、或添加吸收助剂的混合水溶液、或对应品种的溶剂作为吸收剂。
工艺过程描述如下:
5.3.1,洗涤吸收单元
储罐呼吸及装卸作业排放的废气,经过密闭收集设施收集后,送入洗涤塔底的吸收池液下,废气穿越吸收剂液体,进行第一次气液接触,一部分气体即被液体吸收。没有被液体吸收的气体,从塔底进入洗涤塔。多层塔板组成吸收区,每层塔板下设置喷淋头、塔板上1/2空间堆积不锈钢鲍尔环混合填料。吸收区之上设置一道雾状捕捉器、(或一层初级活性炭床)。蒸气或废气在洗涤塔中轮番被喷洒的吸收剂喷淋洗涤,并与填料表面的液膜逆向接触,气态污染物被吸收液吸收或被吸收剂内添加的化学品中和,使废气得到基本净化。而后经过雾状捕捉器分离,去除洗涤处理后气体的湿度。
洗涤单元的净化率,取决于气态污染物在吸收剂中的溶解特性、从气相转入液相的传质速度、与吸收剂化学成分的中和率。经过洗涤,净化率达到95%--98%,可以满足排放要求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放。洗涤之后仍然含有微量气体污染物的,则进入下一个单元—辅助吸附单元作深度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吸收剂定期送入污水管网处理,或转运到专业污水处理工厂处理。
甲醇蒸气可溶于水为载体并添加助剂的吸收剂,先以“喷淋洗涤吸收”方法将甲醇蒸气吸收到吸收剂内,再对吸收剂进行分离处理,得到回收的甲醇,是比较经济和简易的方法。
化工库储存品种多,物性复杂,经过穿越吸收、喷淋洗涤、雾状捕捉三道工艺处理,处理效果好、符合排放要求的尾气,即可以直接排放。如果三道工艺处理尚不能达到排放限值的尾气,再通过辅助吸附单元净化把关,以活性炭床最后拦截废气中剩余的微量气态污染物,确保尾气达标排放。并吸附剩余的气态污染物
5.3.2,辅助吸附单元:
本单元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吸附单元的任务是拦截洗涤处理后剩余的微量气态污染物,让尾气符合GB16927-1996标准排放。对于洗涤即可净化率达到95%--98%的化工气,不须经过吸附单元,有利于延长吸附材料的使用周期。吸附单元的吸附罐体容积0.2m3(或根据流量设计容积),法兰连接,拆卸方便。吸附单元的设计为定期再生方式,另外配置小型脱附再生器。可将吸附罐搬离库区进行脱附再生处理。以催化处理方法再生活性炭。脱附的气态污染物在较低温度下氧化分解,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制造多级洗涤吸收工艺处理装置的车间:

下图为处理工艺流程参考图:
6#
 楼主| 逍遥老人石 发表于 2009-2-22 22:20:34 | 只看该作者
冷凝法的技术优势及特点
6.1、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的运用
冷凝法的特点是:工艺简单;可一次性处理得到液态的回收油品;安全性高;自动化水平高。
在四种油气回收工艺中,冷凝法具有明显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应用也较广泛。美国爱德华兹公司宣传其1997年就在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安装了400多台“冷凝法”油气回收设备,澳大利亚施冻威公司购买了爱德华兹公司的技术,继续在世界各地推广使用。 “八十年代原商业部中国石油公司(现在的中石化销售公司)从国外引进了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的装置各一套,分别放在天津、上海、太原的油库使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未能推广普及。只有冷凝法的装置在1998年9月由天津调拨到镇海炼油厂,使用情况很好。”(见《储运工程》中石化北京设计院赵世健的文章)。上述1987年引进的爱德华兹公司“冷凝法”油气回收设备,现在还在镇海炼油厂运行。我国台湾24座油库都采用“冷凝法”油气回收设备。
对冷凝法技术的研究,我公司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国内有二十多台安装在炼油厂、油库和加油站、处理能力为30m3/h、300m³/h、400m³/h的冷凝法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均为我公司技术人员或主持制造或技术指导。我公司向延炼集团的炼油厂、中石化壳牌公司的加油站提供了自己生产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
6.2、我公司产品的特点
我公司产品有两大的特点:
一是产品性能独特,冷凝法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二是为用户进行个性化产品设计,能满足不同工况和技术要求。

工厂建设了综合试验平台,具有24m³储油罐的油气发生设施、100m³/h油库级冷凝工艺油气回收试验装置、30m³/h加油站级冷凝吸附工艺油气回收试验装置,在工厂即可进行现场模拟油气回收试验。(见附件三)。
6.2.1,产品性能独特体现为以下三点
•        双冷双曲的热交换器结构
采用自我开发的换热器设计凝结结构,热交换率提高20%,在相同制冷量的条件下,配置的功率降低10%,优化了动态有机烃在短暂时间降温冷凝的相变效果。电耗比与同等处理规模的冷凝处理装置低20%。      同时,压降低于2000Pa。
  
•        不锈钢板材管材的冷箱结构
     

•        比泽尔品牌压缩机的配置
采用德国品牌比泽尔第二代双级制冷压缩机,用于低温的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及优化设计,我公司选用其作为油气回收系统的配置,设备的体积相对小、效率相对高,在同等冷负荷条件下能耗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在技术与性能上树立了新标。
   
6.2.2,产品设计组合做到个性化多样化
除了工艺组合的适应性强,还有处理能力组合的灵活性强。一台装置,可以根据用户发油量工况变动频繁进行个性化设计,适应多种工况工作。完全满足用户驻地海拔高度、气候环境、供水难易等条件,提供高原高寒、北方少水等环境使用的产品。

七,        安全防爆措施
装置使用在炼油厂及油库库区,环境对装置的安全防爆具有特殊要求,依据国家及行业标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3836-2000、《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电力设计技术规范》(SH3038—2000), 装置的安全措施为:
7#
 楼主| 逍遥老人石 发表于 2009-2-22 22:21:07 | 只看该作者
七,        安全防爆措施
装置使用在炼油厂及油库库区,环境对装置的安全防爆具有特殊要求,依据国家及行业标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3836-2000、《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电力设计技术规范》(SH3038—2000), 装置的安全措施为:
7.1、机房采用正压防爆方式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机房采用正压通风型的防爆方式,是一种比较安全、成熟、容易实现的技术措施,称为正压防爆机房,是通过保持机房内部新鲜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压力的措施,达到安全的设施。处理规模≥100m³/h的冷凝工艺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制冷系统采用的各种电器设施,都集中安装于正压防爆机房内,以达到安全防爆措施要求。
机房防爆正压压力控制选用微差压变送器作为控制仪表,设置有易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在机房正压和空气成分出现异常时,能及时发出报警、自动控制供电。
机房使用密闭阻燃材料或不锈钢板的实体墙,设置有出气孔。
连续通风应满足下列要求。通风引入的气源必须安全可靠,没有易燃物质、腐蚀介质及机械杂质。。
总电力供电控制柜选用防爆供电控制箱,防爆标志为ExdIIBT4.
7.2、防爆配置的选用
正压送风机、输油泵、温度测量仪表、气体流量计、PLC控制箱、急停开关、机房内照明灯具以及报警灯等均为定型防爆产品
在油气输送管道出、入口处设置防爆管道阻火器;在油气输送管道入口处设置高空排放系统,油气回收装置检修时安全排放油气。
7.3、防雷、防静电
按规范要求在整个油气回收系统中设置防雷、防静电接地系统,
将油气回收装置及油气管线等进行可靠防雷、防静电接地,保证油气回收装置的安全。油气管路设计,考虑了控制油气在管道中的合理流速。
7.4、安全防爆认证
我公司设计制造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均经过国家石油和化学工
业电气产品防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PCEC)、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CQST)的检测,取得防爆合格认证。
八,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控制系统
油气回收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有电气执行器件、PLC可编程控制系统、图形化人机操作接口(HMI)等主要组件。控制部分包括防爆控制柜、防爆机组电控箱、PLC可视操作系统、各级冷凝解吸温度显示仪表、各级制冷排气和回气压力显示仪表、报警声光显示及急停控制部件等。控制系统可显示并记录实际的操作数据。有通讯接口连接进行远程控制和故障诊断,异常情况时可提示操作,所有的设定参数可通过授权密码进行调整。
制冷机组的油压、排气和回气压力、电机运行温度和电流,均设置了自动保护。
电气遵循国家防爆标准选购及配置,经国家电器防爆质量认证中心检测合格,并出具防爆合格证。
根据冷凝各阶段的制冷压缩机使用特性及温域,采用符合国际组织的环保要求的冷媒,操作方便,具有最佳制冷效果。
根据用户所处环境如用水条件、海拔高度、南方北方地理位置设计制冷系统所需之风冷(或水冷)冷凝器、高原电器。其他如干燥过滤器、膨胀阀、中冷器、冷凝蒸发器、电子喷液器、油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电磁阀、等主要组件配件均选用品牌产品。冷凝油气的热交换器材质为不锈钢薄板制造的特殊形式换热器。设备使用寿命长久,压降小,热交换效果好。冷凝箱体表面高压喷涂聚氨酯保温层,有最佳保冷效果。
设备配置有进气流量计和回收油泵送及计量设施。回收油气计量方便考核设备处理效率。回收油品可直接计量泵送回储油罐或直接装车的数量。
机房、冷凝箱等设备预安装同一撬装式底盘上,方便运输和吊装。装置运到现场。只需连接油气进气管道、冷却水管路(只有水冷式需要)、回收油品输出管路、电源、PLC远程信号电缆,即可投入运行。
九,        投资与回报
我公司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的平均得油率为千分之一,即,每处理1m3油气可收回1L汽油。
以年发油量按40万吨/年的油库为例,估算投资回报:
         投资:包含处理能力为300 m3/h的冷凝式油气回收处理装置、配置发油鹤管配套的密闭油气收集设施。假定投资360--400万。
         年发油量按40万吨/年计算,每年可回收的汽油量 400吨。按照现行汽油价格6000元/吨计算,则回收的汽油价值约240万元。
         运行费用:费用主要是电费,(北方用户配置风冷冷凝器,没有水的消耗。南方用户配置水冷冷凝器,装置自带循环水水箱,只需要补充自然蒸发损耗的水份,水耗量不大)。300 m3/h装置按照每天运行6小时、每年运行250天,假设每度电费1元,则年耗电8.5万元左右。电费按10万元预测。
投资与回报
每年收益240万,费用每年10万,年回报230万。
投资回收期为1.6年。
(投资回报周期快慢,主要取决于油库自身年吞吐量的规模)
8#
 楼主| 逍遥老人石 发表于 2009-2-22 22:21:38 | 只看该作者
配置及能耗比较
表一:冷凝法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整机配置功率及运行能耗情况
处理规模m3/h        配置功率kw        运行功率kw        电耗率kwh/m3
500        115        86        0.172
400        89        69        0.1725
300        76        57        0.19
200        58        39        0.195
100        31        21        0.21
冷凝法能耗究竟有多高?下列数据显示,冷凝法能耗最低:
工艺        装置规模和配置        电耗率kwh/m³        数据来源
吸收法        950m³/h,280kw        0.295        中石油华东销售分公司江阴宾江开发区油库
吸附法        400m³/h,120kw        0.30        VRUF-400型吸附法回收装置(选自厂家文本)
膜分离        100m³/h,35kw        0.25        EU-VRU0100型膜分离法方案(选自厂家文本)
冷凝法        (见表一)        0.172-0.21       

表二:“冷凝+吸附集成工艺” 与“冷凝法”装置的能耗比较
处理规模m3/h        1、2级配置kw        脱附配置kw        合计功率kw        与表一比较,
减少功率kw
                        配置        运行        配置        运行
500        70        17        87        64        28        22
400        56        17        73        54        16        15
300        46        17        63        50        13        7
200        32        17        49        38        9        1
100        17        14        31        21        ----        ----
9#
 楼主| 逍遥老人石 发表于 2009-2-22 22:22:51 | 只看该作者
附件四: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设计征询表
Ι、用户信息
公司名称                联系人       
地    址                电 话       
E-mail                手机       
邮编                传 真       
Ⅱ、需要处理的油气(或废气体)状况
气体种类        □原油 □汽油 □石脑油 □甲醇 □苯类 □溶剂油 □其他化工废气
气体来源        □汽车灌装  □火车灌装  □船舶灌装   □其他
平均流量            m3/min 或    m3/h  最大流量:    m3/min 或    m3/h
气体含水量                 %
气体温度        平均温度        ℃      最高温度         ℃  
蒸汽压力        平均           kg/cm2  或        kpa
最高          kg/cm2 或         kpa
需说明的情况:


Ⅲ、气体组分(若有气体组分数据,请提供)
气体成分        气体浓度
  ppm(v/v)或g/m3 或v/v%        气体流量
m³/h  ( kg/h )         其他参数
                       
                       
                       
                       
                       
                       
                       
                       
Ⅳ、运行工况
1.平均每日发油时间:     小时,
2.最长连续发油时间      小时。
3.每天发油量       吨
Ⅴ、设计基础数据
1.年收发油总量         万吨,其中汽油       万吨,
2.发油鹤管形式:底部装车      个,顶部装车      个,鹤管规格:□DN80    个、□DN100    个、□DN150    个
3.同时收发油的鹤管数:      个
4.发油泵:型号    规格      m³/h (t/h) ,台数   
5.现场:鹤位到准备安置油气回收装置的地点,距离约        米
6.是否配置密闭收集油气的鹤管:                                   

Ⅵ、装载过程概况
时间        装载量(m³)        时间        装载量(m³)
6:00-8:00                18:00-20:00       
8:00-10:00                20:00-22:00       
10:00-12:00                22:00-24:00       
12:00-14:00                0:00-2:00       
14:00-16:00                2:00-4:00       
16:00-18:00                4:00-6:00       
Ⅶ、需要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包括但不仅限)
1.当地自然条件说明;
2对油气回收工艺的要求
3,现场公用工程条件:
能否提供压力≥0.3MPa的冷却水?(南方地区)
能否提供压力≥0.5MPa的仪表压缩空气?


技  术  问  题    欢  迎  垂  询
Tel:0517---88298768,           Fax:0517---88298738
赵正淦—15105235845、13906101738,Email:yz_zzg@163.com
颜晓琼---15105236318、13852904523        yxq1628@163.com
10#
vruss.cn 发表于 2009-2-22 22:40: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逍遥兄,能有现场照片看看就更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或google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油气回收网 ( 京ICP备09022351号 )

GMT+8, 2025-5-10 17:57 ,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