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回收|论坛 - 油气回收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州2011年底前完成油气回收改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zfs 发表于 2010-10-12 08:3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再现山水如画新

    当视野所及是碧蓝不再的天空,当秀美塘河被污水所染,当各种噪音充斥着周遭环境,我们的心疼痛难忍——山水如画的温州,怎么成了这样?

    我们的思绪,飞舞在厦门鼓浪屿的繁花似锦、草木葱茏,盘旋在爱琴海边波罗斯岛的橄榄青翠、白色小屋。同处海滨,温州何时才能有如斯风光?

    答案,就在不远处。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今年开始,温州将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对于政府来说,任务是艰巨的——温州欠环境的债,不是个小数目;对于市民来说,道路是漫长的——有些人甚至已经“被习惯”了周遭的脏乱差。但不管付出多少,面对这座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的城市,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必须警醒:这笔环境债,我们要尽力偿还;这笔生态账,我们必须努力补上。

    六城联创

    全行动

    共建城市美好生活

    

    第五面·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隗

    目标

    从今年开始,温州将力争通过三年努力,2011年创成浙江省环保模范城市,2012年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的各项指标,2014年创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其中,温州城市的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市内无劣V类水体,城市空气优良率达到95%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指标顺利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管理机制得到明显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得到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完善;

    市民文明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市民生态文明理念和低碳意识明显增强,进一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隗

    现状

    环境保护,

    温州百姓的聚焦点

    温州的雨怎么会是酸的、温州的水不再清了,温州的蓝天变少了……近年来,温州的老百姓们不断将目光聚焦在生态环境上。

    温州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但由于产业结构问题以及过去对生态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生态建设工作任务书考核在全省已经连续两年排在末位。

    从我市的环境监测数据来看,温州的环境现状直接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如全市平原河网污染严重,水质类别以劣五类水为主,均不能满足功能要求。其中温瑞塘河干流和市区内河水质均属重污染水体。酸雨污染严重,市区、瑞安和平阳为重酸雨区,乐清、永嘉和苍南属于中酸雨区。我市噪声污染也较为严重,市区功能区噪声达标率只有六成多,特别夜间噪声达标率仅为四成多点,这些“打扰”市民的噪声源主要为生活噪声、交通噪声等。此外,市民家的窗台、桌椅越来越容易变脏,两天不擦,手一抹就全是灰,这主要缘自城市浮尘的居高不下。大量的浮污尘也造成了温州灰霾天气的增多,让城市天空失去蓝色底子。

    为打击各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2003年,温州开始了生态市的创建工作。在温瑞塘河综合整治中,通过黑臭河道治理工程、清淤疏浚工程、河道畅流工程等项目攻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江两江十六区“环境重点问题上,鳌江水质得到改善,水头制革业顺利摘帽,乐清芙蓉钻头业、柳市废旧线缆业等16个省市级严管区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然而,由于我市生态环境基础薄弱,许多关键性指标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仍有着很大差距。其中全市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落后,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总体推进缓慢,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还存在配套管网不完善、污水收集率不高、出水水质超标等问题。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河道治理任务艰巨、清脏、拆违成果巩固难度很大,一些地方甚至不断出现了反弹。农村环境保护压力日趋严峻,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业污染严重,给我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区安全带来隐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广大群众对居住、生活、工作的生态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生态满意度、环境幸福感,温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水陆空三军齐发打响整治战

    隗

    措施

    如何让温州生态重新焕发出闪亮的光芒,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目标?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整治战正在打响。

    这将是一场力度空前的战役,水、陆、空三方同时出战。为使这一场环境整治战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我市还将加强各项保障工作,以推动战役扎实有效开展。

    空中战:

    消灭酸雨和灰霾天气

    人们常常会觉得头上的天空颜色灰蒙蒙的,专家解释说,市民感觉空气质量不佳,酸雨和灰霾天气是首当其冲的两大敌人。对此,我市将开展一系列清洁空气行动,对造成大气污染的污染源“各个击破”。

    工业废气污染防治是最重点的行动之一。全市将大力实施推进集中供热工程建设,今年年底前制定全市集中供热建设规划,并尽快启动区域集中供热工程建设;2012年底前,除文成、泰顺、洞头外,其余县(市、区)各建成1处以上区域集中供热工程。同时开展有机废气污染整治,2012年底前,关停或搬迁涂田工业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内对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化工、合成革等高污染企业。控制工业锅炉窑炉大气污染,完成全市10吨/小时或7兆瓦以上(含)的燃煤锅炉的脱硫改造工程,确保脱硫效率达到50%以上。

    机动车污染防治是另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制定实施严格的车辆环保准入政策,禁止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家标准的新车在我市注册登记。并完善车用成品油供应体系,提高油品质量,2011年7月1日起,全市将统一供应符合国Ⅲ标准的车用柴油,争取提前供应符合国Ⅳ标准的车用成品油。实行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管理。开展油气回收综合治理,2011年底前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综合治理。

    此外,我市还将开展建筑工地和物料堆场扬尘污染防治,全方位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水上战:

    主推水体净化工程

    水上战役的主体是开展大力度的水体净化行动。

    我市将持续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今年内完成全市13个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整改,提高污水处理厂负荷率和运行管理水平;完成市区东片污水管网工程等36个管网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到2012年,新建投用一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同时深化合成革、印染、制革、电镀、不锈钢拉管、拉丝等重点行业治理,对治理不达标的重污染企业予以关停,对治理后区域环境仍不能达到功能区要求的,实行区域限批、总量削减或行业搬迁。2010年,完成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整治并通过验收。

    饮用水的水源安全同样不容忽视。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全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制定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开展饮用水水源生态安全评估。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珊溪、楠溪江、泽雅水库等水源地保护,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别达到96%、95%以上。

    陆地战:

    攻击垃圾收集处理死角

    陆地战主要指的是消纳工程。我市将全面完善城乡环卫设施,建立完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和垃圾处理系统。同时进一步加快垃圾处理场建设,加强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处置设施建设,到2012年建成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续建垃圾转运站10座,新建改建城市公厕20座,城市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推进污水管网改造,完善城区污水收集网络,2012年前新建25个城镇污水处理设施。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实行宁静城市行动,使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低于65dB、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低于75dB。

    晒晒百姓的环保期待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讲述人:邵珏夷(媒体工作者)

    环境保护说了很多年,其实我觉得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每个人要从自身做起。在温州有股不太好的风气,就是看到大家都随手扔垃圾,自己也司空见惯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我去过澳大利亚,那里的街道、河道整洁干净,人们好像会达成一种自觉保护的共识,垃圾自然而然就扔不下手了。说到底环保做得好不好,跟政府政策和市民观念都密切相关,我觉得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莫让汽车尾气污染蓝天

    讲述人:陈小燕(市区某银行职员)

    我现在越来越体会到城市里头空气的糟糕:一趟出去转半个钟头,回来的时候,脸上就多了一层厚厚的灰。

    上次看到一个数据,说温州的机动车数量正以每年5至6万辆的速度递增,预计三四年内汽车的数量将增加一倍。我感觉现在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已经成为我们大气质量和公众健康的“头号公敌”。

    现在有不少地方在开展无车日、分单双号开车等等这类活动,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绿色出行,每周少开一天车,出门多坐公交,自觉节能减排,做低碳生活的先行者。

    期待小区绿化更美观

    讲述人:金谷园(市区小学教师)

    我是市区东和怡鑫园的住户。温州现在的住宅小区普遍绿化占有率太低,人均绿化面积太少。像我住的小区里,种的都是些低矮灌木之类的小树、小草,看起来稀稀落落的,也不利于整体美观。我觉得完全可以在走道、公园、雕塑旁多种植一些高大乔木,看起来不会那么单一。现在设计的住宅楼层都比较高,在小区绿化中也应该考虑到中、高楼层居民的景观感受。

    另外,希望能够加强植被的种植与养护,不要光种不养。听说很多小区都是在申报时为了达到标准的绿化面积,种上了很多植物,但是等我们住户入住之后却失望地发现,由于养护水平跟不上,种上的植物很快就枯萎掉了。

    陈叶绿整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或google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油气回收网 ( 京ICP备09022351号 )

GMT+8, 2025-5-10 19:11 ,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