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回收|论坛 - 油气回收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8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油库上装式发油鹤管油气回收工艺是怎么样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zouxjian 发表于 2011-4-7 20:5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油库上装式发油鹤管油气回收工艺是怎么样的?
2#
vru 发表于 2011-4-11 22:25:53 | 只看该作者

上装式发油油气回收鹤管与普通鹤管的区别是增加了密封部件和油气管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leixy 发表于 2011-4-11 22:31:23 | 只看该作者
主要是密封问题问题~:)
4#
zfs 发表于 2011-4-19 11:42:26 | 只看该作者
油气回收

一、简述

    挥发性介质在汽、火车上装过程中,由于罐口密封盖受到来自罐内挥发气体压力的向上作用,实现密封非常困难。同时国内汽车罐车设计罐车车口形式多种多样,也增加了密闭装车的困难。
     随着国家环保法规对油气排放监管的加强,以及节约能源降低损失的需要,国内石化企业油气回收势在必行。我公司经过长期的研究,根据国内的罐装作业的现状,研发了可以解决汽车、火车上装作业的ZUO型气体回收密封罩。

二、解决常规密封帽不能解决的密闭装车问题分析

1、锥形密封帽



    锥形密封帽依靠重力和锥形橡胶面的密封,以期达到密封不同槽车的作用。但此种类型的密封帽在实际使用中并不能满足密闭装车的要求,主要是槽车口随着使用期的增长,圆度会发生变化,同时罐内装车过程中挥发的油气向上的作用力是变化值,经常是远大于密封帽的重量,因此油气将车盖顶起,无法保证装车全过程的密封作用。

2、重力式密封帽



    重力式密封帽是依靠重力和平面密封垫的作用,以期实现装车过程的密封作用。此类密封帽与锥形密封帽类似,罐内装车过程中挥发的油气向上的作用力是变化值,经常是远大于密封帽的重量,因此油气将车盖顶起,无法保证装车全过程的密封作用。同时平面密封垫无法满足由于车口的变形、车体装车时下沉的密封要求。

三、新型气体回收密封罩特性

1、新型气体回收密封罩结构原理图


汽车型气体回收密封罩


火车型气体回收密封罩图(带马扎)

2、躲避汽车罐口遮挡

    马扎的作用:各种汽车罐车口妨碍密封面与罐口接触的方式有上部遮挡、左右前后遮挡。马扎的作用即是把汽车罐口提高到罐车口翻盖高度以上的位置。马扎可以根据要求与鹤管一体设置,也可以独立放在站台在装油作业时放在罐口上。

3、克服重车下沉的问题

    平衡器的作用:汽车在空车到重车的过程,不可避免会有下沉现象,常规密封会造成密封面与罐口脱离造成泄漏。而平衡器在罐口向下位移时可以自动补偿一定的位移量,鹤管保证一定的上升空间。

4、解决罐口大小不一的问题

    最常见的罐车口口径为250mm-280mm。可以采用一种密封盖,较小的罐口口径为220mm和较大的罐口口径为300mm的罐车较少。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每台鹤管配备三种软垫放置在站台备用。操作时将软垫放在罐口后再行操作。二、可以按发油频率在不同鹤管位置采用不同的密封盖。

5、解决鹤管插入角度的问题

    鹤管的工作范围称为包络线,罐口在此范围内鹤管可以作业。垂管伸入罐车的角度会影响密封。平衡器可以补偿一定的角度位移,采用伸缩垂管缩短垂管的长度可以减小这种角度,也可以增加旋转调节这种角度,保证在各种情况下垂直伸入。鹤管的设计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要根据现场情况是否需要增加鹤管的功能。如果平衡器足够补偿,就不用增加了。

6、解决罐口不平、罐口变形的问题

   平衡器可以补偿这样的角度,而特制的软垫可以保证密封面的密封。

7、解决鹤管向上受力的问题
    在上装作业时,鹤管不可避免的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液体流动的反作用力,气体的压力。鹤管自重不足以补偿这种作用力。所以鹤管必须增加外臂锁紧。火车的这种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更合理的设计,采用插销式锁紧器;汽车作业上举力较小对外臂锁紧的要求较低,普通的锁紧就可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taien 发表于 2011-7-20 08:16:54 | 只看该作者
二楼说的是对的,确实是这样
6#
nieshihua 发表于 2017-12-31 10:06:54 | 只看该作者
好东东,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或google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油气回收网 ( 京ICP备09022351号 )

GMT+8, 2025-5-9 23:27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